颠覆你的三观!课本里这几个被吹捧的历史人物,最后都变成了坏人

万物皆有轮回,一切皆有变数。

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,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,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会变成什么,但所有的变化其实也都有迹可循。

你还记得小时候语文书里描写的历史人物吗?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都值得我们学习。时过境迁,当时我们当做学习榜样的人物长大后都变成什么样了?

有一些误入歧途,长大后变成了坏人,颠覆认知。

改进造纸术---蔡伦

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,这一发明对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,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。

但蔡伦其实是一位宦官,初进宫只是在掖庭当差,后因干活机灵,窦皇后命他监管宋贵人,后面还帮助窦皇后一起诬陷宋贵人,弄死宋贵人后,又接着对她儿子刘庆做出一些列的事情,导致刘庆失去太子之位。

展开剩余80%

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,蔡伦做的这些坏事,最后也让他受到了惩罚。在自己做的一系列事情被发现后,蔡伦耻于受辱,最后畏罪自杀。

凿壁偷光---匡衡

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,没有钱买灯,但他非常喜欢学习,所以只得在自家和邻居家的墙上凿一个洞,通过这个洞偷光看书。

还记得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,经常被老师和长辈教训,枉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,却不珍惜。人家匡衡家里买不起灯,偷光都要学习,让我们以他为榜样。

匡衡的努力最后也是得到了回报,汉元帝对他十分赏识,也非常器重他。一路高升,最后汉元帝封他为乐安侯,还给了三十一万亩的田地,但是匡衡被利益蒙蔽了自己的心,对此不满足,非法扩建土地四万多亩。

成帝时期,有人举报匡衡说他贪污私占土地,经查属实,匡衡被贬为庶人。

匡衡小时候刻苦学习的行为确实值得人学习,可偷光毕竟也是偷。长大后更是被权势和利益蒙蔽了双眼,最后落得个贪污的下场。

孔融让梨

这可是我们至今都在学习的榜样,孔融的谦让品德,广为流传。家长和老师也都用这个老教育孩子们,可孔融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坏人。

孔融因为四岁时候让梨事件,受到大家的尊崇。从小便勤奋好学,身怀抱负之心,也得到了汉献帝的重用。可谁也没有想到孔融最后竟然死于不孝。

孔融因为有才官高,经常不被别人放在眼里,曹操一直看不惯他的这一套做法。后因为孔融说出不孝的话,曹操以此为由,处死了他。

孔融说孩子其实只是父亲欲望的产物,而母亲则是孩子的瓦罐,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亲没什么关系。

《悯农》---李绅
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,这句话直到现在我们在食堂都会经常看到,可谁能想到这位为农民的李绅,最后却走上了剥削农民的道路。

李绅步入官场后,渐渐地迷失了自己,忘记了自己的初心,腐败至极,变成了一个滥用私权的贪官。

李绅生活奢靡,家中私妓成群,成天花天酒地,还经常邀请自己的朋友到家中喝酒赏乐。而且他还喜欢耍权威,没钱的时候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家里做客,还叫别人叔叔,后来腰缠万贯后竟然让李元将叫自己爷爷,可真的是非常过分。

而且他为官酷暴,老百姓都非常害怕他,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到他引来杀头之祸。

李绅晚年还断了一个冤案,为了报复别人,竟然乱断案,最后他也遭到了报应,因李德裕被罢免宰相之位,李绅也被贬到了崖州。

三年后吴湘冤案得以翻案,这时虽然李绅已经去世,但还是被朝廷定为酷吏,受到了“削绅三官,子孙不得仕”的处罚。

总结

看到这里,你会不会对此大跌眼界。虽然最后他们的结局颠覆了我们的认知,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历史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,说明了我们应该唯物辩证地看待事情,好的或不好的一面都应该看到,切勿片面的看到事情。

学习别人的闪光点,对于别人做得不好的方面要引以为戒。

俗话说说到老,学到老。不管幼年时期,还是中年时,亦或者年迈之时,始终都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,向身边的人或者是学习,这样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。

参考文献:《史记》《论语》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战国古史新说

全球公认的四大元帅,一人来自中国,曾让外国人闻风丧胆

“建国第一骗”,靠作假当大官娶老婆,多说一句话把自己作死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